一則 Mr.6 的文章(http://mr6.cc/?p=4828)這麼寫著
“「比價,是一件很沒有class的事。」 聽了我們很不爽,
我就是得拚命工作才有一點點收入,我當然處處要「比價」”
消費者比價 , 很不幸的 , 的確隱含著傳遞給賣方這樣的訊息
“給我低價 , 我可以接受一些不良的產品性質”
並且直接鼓勵賣方使用任意手段達到降價的需求.
發現了嗎 , 您一定有這樣的經驗 , 想找個產品 , 在量販店苦尋不見 .
若是 家樂福/大潤發 架上找不到的東西 , 消費者就得另外尋找通路購買 ;
習慣性的採購行為 , 造成了 量販店 (購買地點) 竟然決定了我們購買的是什麼東西 ,
甚至是產品品質 .
網拍上充斥著品質參差不齊的大陸製造商品 , 低價就是吸引力 ,
而多採購幾次 , 就會深刻了解 , 品質與價格的關係 , 從而避開低價商品 ,
取得可信賴的產品品質 .
景氣差 , 人總還得吃飯 , 一雙筷子 , 一只碗 , 裡面至少得是乾淨的米飯 .
根據 2010/7/22 Tobe 方向盤事件 , 補上 Facebook 的討論 :
“行車安全是立即看得到的 , 其他像是 空氣 / 水 / 食品等項目 ,
耗日費時才看到造成的衝擊 , 消費者或者國民其實比較沒警覺 .
舉例來說 , 硬碟機再怎麼便宜 , 新品總是要 NT$ 1000 以上 .
除非結構或者材料上的重大變化 , 這些機械與電子零組件與結構 ,
就是需要這樣的成本 .
像是 CPU , Intel 與 AMD 競爭 , 也不過就是 幾十 % 的差異 ,
這些應該都是競爭廠商間 , 依據當代工藝最佳化的結果 .
但是枉顧消費者性命 , 是很愚蠢以及不道德的企業主幹的事 .
謀殺消費者 , 以後誰來繼續購買呢 ?”
愛惜商譽的公司 , 應該注意並堅持供應的產品品質與規格 ;
而 , 追求更低價格的消費者 , 要知道 最低的選購底限 : 品質 與 可信賴的供應商 .
Comments
對應到三年前的文章 (目前是2013年終 ~ 2014年初) , 想不到 , 竟然 2013 的代表字 還是 “假” 字 . 景氣不佳 , 僧多粥少的氛圍之下 , 人們趨向保守消費 , 採購策略也是 轉趨 “挑便宜的買” . 這波不景氣 , 一跑就將近 20 年了 (民國 8x~10x 年) , 黑心商人如果想賺黑心錢 , 那麼必定 無所不用其極 , 以撲天蓋地的不實宣傳 , 掩蓋惡質商品內涵 , 狠撈一票 , 然後桃之夭夭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