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產品用戶 , 資訊產業的產品製造與應用場景是這樣的 :

1. 原廠依據 工業標準 或者 厲害的話 , 自定規格 , 來製造軟硬體或者設備 .
(可能是 協會制定的軟硬體規格 或者 軟體 或者 通訊協定 …)

2. 可能有第三方發展組織 , 替設備 增加一些附加功能
(如果 原廠 開放了設計相關的 介面與平台的話)

3. 系統整合商 或者 經銷商 提供專業的規劃 建置 技術服務給 使用者 .

4. 使用者 透過各種教育訓練管道 , 了解產品的使用方法 , 學習使用原廠
或者 第三方開發商 的 所提供的各項軟硬體附加功能 .

一旦使用者產生了 不同於 標準設備的需求時 :
A. 請求原廠考慮開發該項需求的對應功能
(得整個市場累積到一定的呼聲 , 原廠才會因為 經濟規模考量 開始設計製造)
B. 第三方開發廠商 發現此一商機 , 投入開發設計 , 植基於原本軟硬體設備平台上 , 開始設計開發 .
C. 客製化 , 使用單位認定發展的必要性 , 也可能自行開發
(例如 Google / Facebook 資料中心 , 就可能研發自己所需要的特殊規格伺服器 .)
D. 系統整合或者經銷廠商 , 協助找出 可能的 混搭或者整合方案 .

因此 , 如果 :
1. 標準產品可以讓 用戶滿意 , 那就停留在 標準品的採購即可 .
2. 標準產品看似可以滿足需求 , 但是又無法由用戶自行展現出來 :
a. 請原廠協助確認 目前的可行性 , 以及 未來是否承諾發展該特色 .
b. 請系統整合 或者 經銷商 協助 , 確認 問題本身以及可採行的策略 ,
必要時 , 由 專業人士操刀執行規劃/建置/教育訓練工作 .

這個階段 特別可以看出 原廠的視野 長期承諾 走向 , 是否與 用戶
有匹配的方向與路線 ; 以及 系統整合 / 經銷商 是否值得長期配合 .

原文刊登於 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135606248244/permalink/10153347033443245/

Last modified: 04/17/2017

Author

Comments

Write a Reply or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