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 台灣還不能 ?

事情有不同的深度與廣度 , 從而形成立體感 , 甚至是 目標達成的距離

當你遇到了思維或者執行力(或者任何能力/態度/經歷)高你二階以上的朋友或者前輩 ,
你會有感覺的 .

如果只是知識範疇廣泛一點 , 也許還不那麼震動人心 , 當多面的廣泛以及深度
也呈現出來的時候 ,廣大以及距離的立體感 , 就出現了 .

詹宏志先生 的標題是 令人感動的 :
“令人感動的答案,比有產值的答案更有價值” ,
寫出感動 , 並不是空泛的激素分泌 , 而是環抱了數個原本隱而未現的個人感受 ,
還能點亮了前路與協調感 .

感動之餘 , 我們才會回神想想 感動的因素 . 注意觀察到簡報與內容 , 講的其實是
從近而遠 , 提升到有高度的 綜觀觀點 .
從近距離看事物 , 可以看到 細部的衝撞扭曲實況 , 有時 媒體透過 選擇性的渲染 ,
還可以看到重播 甚至 加料 . 如果從”生物角度”來看 , 可以看到 不公不義 , 然後呢 ?
加重調味容易讓閱聽大眾深陷於 報導與故事情節 無法自拔 , 但是 事物本質 就像
過度調味的菜色 , 將沒有人因此能夠體會食材本味 , 以及去討論營養成分 .

直指問題核心 需要許多功夫 , 包含旁徵博引 , 洞見 , 分析等等能力 ,
未經訓練的人 , 號稱 直指問題核心 , 恐怕還是 淺見居多 .
指出問題核心 還只是第一步 , 評論家可以做到評論 , 如果事關 民生經濟 自由民主
等等議題 , 那還得有 改善策略 .
而 政治 乃是眾人之事 , 在 落實到改善之前 , 要知道推廣的過程 , 才能讓大家一起出力 ,
把事情做成做好 , 因之 , 趨勢大師 固有 前瞻洞見 , 要嘛就自己執行推動 ,
要嘛就要感動大眾 .

洞見 -> 方案 -> 使命/推廣 -> 運作 有很長一段過程 .
許多時候還得不斷修正 持續推廣 , 調整運作方式 … .
一般大眾對時事 批評的層次 還 離洞見甚遠 , 更提不上後續的

改善 改進 推廣 使命 運作 里程碑 .

在台灣 , 成功運作的中小企業 甚至大企業 , 多得很 , 基本上都是在 特定領域 ,
專注發展 . 絕少有 生態系 平台 概念 , 既然不注重生態系 , 那就是 資本主義自利
的極致推展路徑 , 國民 吃到黑心食物 , 用到了黑心商品 , 就一點都不奇怪 .
政府機關 公務人員 長此以往 , 無良 無能也不稀奇了 .

大家都說歐洲幾個國家發展程度高 , 例如瑞士 , 大家好羨慕

瑞士國民有此共識 :
“…伯恩職業技術學校負責人莉塔.厚澤(Rita Holzer)則說,不斷培訓新人才,
是瑞士的中心思想;「不管是國家還是私人公司,用心栽培下一代,是大家的共識」,
這是瑞士能維持競爭力的關鍵。羅技公司的資深經理馬克辛說得直接,
瑞士的研發是全世界第一,「當一個國家沒有其他資源時,只能靠人才」。…”

我原本以為 這真是好主意 , 大家能這麼想就好了 . 聽完 詹宏志先生的演講 ,
我一下子理解了 , 原來中間有二三階的差距 , 難怪只能遠遠欽羨 .

自利階段 , 是生物基礎層級 , 例如 中老年人 因為 時勢 資歷 … , 盤據中高
薪資 年俸 資產的時刻 , 很難放下安穩的思考模式 , 去鼓勵 年輕人 , 進而創造
年輕人發展的舞台生態 .
因為 社會永續營運 以及 生態系 概念 , 是文明演進的中段 , 人們還沒理解 永續生態
與 創造發展 需要年輕人的時候 , 還是會以 據守既有資產原則 , 談不上什麼
“用心栽培下一代,是大家的共識”

誰沒有 老年時期 ? 誰家沒有孩子 ? 大家的老年生活境遇 , 其實都要靠孩子 ,
這些未來的年輕人 以及 他們的後代 來打拼 .
這個扶持年輕人 就是幫助自己與所處環境的 概念 , 能早點變成 資深公民的共識 ,
國家才會有希望 .

大眾知道道理 , 起步去做 , 台灣還是能的 .

http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?p=47300

Last modified: 04/17/2017

Author

Comments

Author

延伸閱讀 : http://share.inside.com.tw/posts/8926

“…Page認為,新技術不是令企業效率提升10%,而是以10倍速度提升,這就會讓價格下降。他說:“我認為,能讓你生活更舒適的東西將變得非常非常便宜。”…”

Write a Reply or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